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先生20歲立志革命,29歲因清朝甲午戰敗、簽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與澎湖,遂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革命。自29歲至45歲,孫中山先生總共發動了11次起義革命、創建了中華民國,後又討伐了稱帝的袁世凱,並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抱病赴北京,與北洋政府共商國家統一大業,一生致力於捍衛國家統一

昔有南京政府與北洋政府,今有台北當局與北京當局,爰本黨奉行孫中山先生遺志,依憲法推進國家統一。


 
1866(誕生)
11月12日在廣東省香山縣(現中山市)翠亨村誕生。
 
1883(17歲)
赴香港讀書。
 
1886(20歲)
返回廣州,入廣州博濟醫科學校學醫,開始從事革命運動。
 
1887(21歲)
再赴香港西醫書院深造,並往來香港及澳門,進行革命宣傳工作。
 
1892(26歲)
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到澳門行醫。後從澳門回廣州。
 
1894(28歲)
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10月孫中山上書直隸總督李鴻章失敗,赴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準備發動革命。
 
1895(29歲)
4月清廷甲午戰爭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與澎湖,舉國悲憤。
10月孫中山在廣東發動廣州起義失敗(第一次起義)。
 
1896(30歲)
孫中山因第一次起義失敗,逃亡倫敦,被滿清駐倫敦公使誘捕,後來脫險。
 
1900(34歲)
9月孫中山首次來台灣,指揮惠州起義。
10月在廣東發動惠州起義失敗(第二次起義)。
 
1905(39歲)
8月孫中山改組興中會為同盟會。
11月孫中山在《民報》發表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1907(41歲)
5月在廣東發動潮州黃岡起義失敗(第三次起義)。
6月在廣東發動惠州七女湖起義失敗(第四次起義)。
9月在廣東發動欽州起義失敗(第五次起義)。
12月在廣西發動鎮南關起義失敗(第六次起義)。
 
1908(42歲)
3月在廣東發動欽州起義失敗(第七次起義)。
4月在雲南發動河口起義失敗(第八次起義)。
 
1910(44歲)
2月在廣東發動廣州起義失敗(第九次起義)。
 
1911(45歲)
3月29日在廣東發動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第十次起義)。
10月10日,在湖北發動武昌起義成功(第十一次起義),創建中華民國。
 
1912(46歲)
1月孫中山赴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3月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4月孫中山為顧全大局,辭職讓位給北京的袁世凱。
8月孫中山改組同盟會為國民黨。
 
1913(47歲)
3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
8月孫中山第二次來台灣,策劃討袁事宜。
10月袁世凱在北京當選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北洋政府成立。
 
1914(48歲)
袁世凱稱帝,孫中山成立中華革命黨,舉兵討袁。
  
1915(49歲)
蔡鍔等人組成護國軍,在雲南起義討袁。隔年袁世凱退位暴斃。
 
1917(51歲)
6月滿清遺族張勳在北京擁立溥儀皇帝復辟,後遭軍閥段祺瑞進京討逆,復辟失敗。
7月軍閥段祺瑞主導的北洋政府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此,孫中山在廣州組織中華民國軍政府,並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發動第一次護法運動、準備北伐,捍衛國家統一。
 
1918(52歲)
5月因南方軍閥不支持北伐,孫中山第一次護法運動失敗。
6月孫中山第三次來台灣,宣傳三民主義。
 
1919(53歲)
10月孫中山改組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
 
1921(55歲)
1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
4月頒布《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
10月孫中山發動第二次護法運動、準備北伐,捍衛國家統一。
 
1922(56歲)
2月孫中山下令出師北伐,捍衛國家統一。
6月孫中山部下廣東軍閥陳炯明叛變,砲擊廣州孫中山寓所。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
 
1923(57歲)
1月陳炯明兵敗。孫中山備受打擊,決心籌設黃埔軍校。
 
1924(58歲)
1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聯俄容共,並發表演講《民族主義》,主張中華民國國民均為中華民族。
3月孫中山發表演講《民權主義》。
4月頒布《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6月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
8月孫中山發表演講《民生主義》。
11月孫中山應北洋政府邀請,啟程赴北京,共商國家統一大業。
 
1925(59歲)
1月抵京後,病發,入住北京協和醫院。
3月11日,簽署《遺囑》《致蘇聯遺書》
3月12日,病逝於北京。